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谈高校创新人才和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8-04-19 点击数:6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集合点,肩负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如何找准优势,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嘉 宾 >>> 胡 刚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江苏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嘉 宾 >>> 施大宁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让人才流动激活“第一资源”

主持人:随着“双一流”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一轮学科和人才的竞争在高校之间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这一年来,高校间的“抢人大战”可以说是硝烟四起,两位怎么看?

胡 刚:对于高校来说,无论是“双一流”建设还是内涵建设,都需要人才。学校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让人才流动起来很正常。一些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人才云集,适当的人才流动可带动其他院校和行业的发展。一些急于发展但是人才匮乏、急需学科带头人的学校,适当引进人才也是必须的。一方面,要用事业发展的空间、平台吸引人才,带动学校的发展和内涵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给在岗队伍提供出彩的机会,处理好“儿子”“女婿”的关系,做到引培并重。

施大宁: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对于学校来说,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文化留人。同时,还要结合发展规划、学科发展实行精准引才,不能为了装点门面或为一些“帽子工程”去引进人才。对于人才来说,应该从自己的事业理想长远利益来考虑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要怀着感恩之心,不要忘记单位对你的重要帮助。

主持人:“双一流”高校建设是动态调整的,不是一评定终生。2020年“大考”即将到来,请谈一谈该如何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

施大宁:“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从规模向内涵转型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建设一流学科,要保证学科的特色化和先进性,瞄准国际标杆,目标国际一流;要多学科综合发展,围绕重点学科打造学科群,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把学科资源优势转变成人才培养优势,使得人才培养更加国际化。

胡 刚:“双一流”学科能否建设好,事关学校发展,代表江苏对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也决定国家在“强起来”过程中的竞争力。我们入选的学科,在行业内具有不可替代优势。作为中医药大学,按照方案,我们不仅有学科高分计划也有整体提升计划,还有传承创新计划,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方向,一定争取在2020年交出满意的答卷。

评价高校要看“区域发展贡献度”

主持人:高校是集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集合点,在助推创新驱动战略方面高校该如何作为?

胡 刚:省委书记娄勤俭要求,江苏要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实现“三个发展”,大学不能缺席,且大有可为。大学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重大项目,服务地方经济,通过创新引领现代行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各个部门也要主动对接用好高校人才科技资源,对高校的评价不能数论文、看“帽子”,更要看他所在的行业排名,把对地方发展贡献度作为硬指标。

施大宁:社会服务是大学的根本。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过程中,大学要做到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加强互动,依托大学科研平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团队、企业,形成整个行业协同引领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

主持人:江苏通过选派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等方式把科技资源引到发展一线。效果如何?还有什么建议?

施大宁:当前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开展较多,如果通过政府引导,建立一些更高层次的平台,比如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大科学研究中心等,这种协同创新将更有力度和高度。相信随着多个国家实验室的布局建立,面向国际竞争大格局的科技创新一定会实现。

胡 刚:要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发挥引领性作用,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投入。对于大学来说,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可转化成果,这就要求在强调应用研究、成果强化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形成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和能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干事创业激励机制,让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敢于与企业深度合作甚至创办企业,放心地干事创业。

既要适应当下又要“引领未来”

主持人:高校的第一使命是培养人才。当前科技革命进入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急速变化。大学如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一流人才?

施大宁:新的技术革命带来产业变革、新型经济体系,需要全新型的工科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才。针对这一变革,教育部开展的新工科建设,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的产业变革的工科人才。高校首先要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校企融合、跨界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从学科导向转向市场导向,适应未来的产业需求设置专业;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综合等能力,让学生能在企业中发挥支撑性甚至引领性作用。

胡 刚:大学既要培养当前建设需要的人才,也要培养能够胜任未来产业发展、引领未来的人才。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给大学校长更多的关键自主权,比如专业设置权、研究生专业调整权、招生计划及时修订的决定权,以及引进人才的编制和待遇的相关权力。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也将重塑优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一流人才。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郁 芬

新闻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803/18/c45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