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挑战杯 I 挑战归来话挑战

发布时间:2018-03-12 点击数: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为“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至今已举办了15届,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成为了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平台,也是国家青年创新人才的孵化池。

11月14日至19日,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在上海大学举行。我校学子经过奋勇拼搏,最终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整体赛事特等奖数量总量为39项的情况下,我校特等奖获奖数量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并列全国第二。我校连续八届捧回大赛“优胜杯”,续写南航辉煌。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32

挑战归来话挑战,回望精彩的“挑战”之旅,我校持续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佳绩的背后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今年“挑战杯”竞赛赛事变革、奖项减少、竞争加剧,决赛前学校人员调动、走马换将,这也让赛事的顺利推进增加了挑战。面对严峻的考验,南航人发扬了“肯吃苦、勇攻关”的传统,前任老师离岗不离赛,后任老师快速适应、接力奋斗,带着续写南航辉煌的信念,与所有参赛学生并肩作战,继续从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打磨出精品项目,用拼搏跨越挑战。

在终审决赛备战冲刺阶段,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二楼团委会议室每晚都是灯火通明,决赛特邀指导丁琛老师、校团委代澔丛老师以及进入终审决赛的5支项目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在一起研讨、培训、预演,他们对作品说明书、现场答辩稿、决赛展示方案进行了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有的事。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38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41

获得特等奖的“钢轨顶表面缺陷电磁高速巡检系统”团队负责人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江柳慧曾开玩笑地说道:“备战冲刺阶段,我们和老师一起研讨,对作品说明书和现场答辩稿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尤其丁琛老师,对我们非常严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们有时对他是又恨又爱,恨他的挑剔,爱他的专业。我看着电脑上稿子文件命名从1.0版到10.0版,再到最终修改版、最终定稿、打死也不修改版,最后索性用日期命名了。每次修改完后自己都要在朋友圈发个状态:这是最后一次修改,打死也不再修改等。后来同学们都戏称我为打不死的小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得起“挑战”,耐得住“磨炼”,才能超越自我,不断成长。“挑战杯”的备战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获得特等奖的“小型高分辨率二维成像声呐系统”团队负责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马胡伟是个典型的“会搞学术,不善言辞”的工科男,备战初期经常上台就忘词,介绍起自己的作品也是磕磕绊绊。针对这种情况,校团委邀请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邱建新老师为他做了系统培训和指导,通过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录下视频回看找不足,他现在不仅能在评委面前流利自如地介绍科创作品,连在陌生女同学面前也不再羞涩,变得有自信敢表达。他感慨参与“挑战杯”竞赛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拿大奖,而是在这个过程经受的历练和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47

在终审决赛阶段,由于“小型高分辨率二维成像声呐系统”团队指导教师正在国外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建江两次亲临现场对项目进行指导,他戏称自己是“代班指导老师”。“核电阀门梯形螺纹挤压机床”团队指导教师左敦稳和“新型超微小型合成孔径雷达”团队指导教师朱岱寅也都到决赛现场,为团队做进一步赛前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机电学院四个学院的党委副书记王霄、张跃、黄彬、徐俊珠分别到现场为同学们提振士气。

为了让我校决赛作品更完美的展现,具有丰富挑战杯竞赛带队经验的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方正在作品布展前就来到现场,指导布展方案的完善。特邀指导丁琛老师和校团委唐志文老师根据最新布展方案,及时联系当地广告公司设计制作新的文宣品。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亲自赶往印刷厂监工,在凌晨三点顺利拿到所有文宣品,又押车到决赛场馆外,等待着场馆开门与同学们一起布展。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52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55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459

校团委副书记李君老师和离岗不离赛的管祎老师则像“送考家长”一样,冒着大雨一直在封闭评审的场馆外守候着“挑战”学子们。

在场内参加评审答辩的同学们各显神通,“新型多功能气动矢量喷管”团队负责人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许保成全场找评委,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评委推介自己的作品。“核电阀门梯形螺纹挤压机床”团队负责人机电学院研究生廖泽南则现场跟评委切磋起学术问题,他觉得通过和机械控制领域的专家评审交流对他继续进行创新研究有很大帮助。在场外守候的团队其他成员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与场内时刻保持联络,不断输送最新资料和信息。“挑战之旅”给师生们留下的印象是“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都很拼、也很暖”。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03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07

能源与动力学院团委书记张瀚文老师将“挑战杯”形象地比喻成挑“颤”杯、挑“站”杯、挑“湛”杯。第一层意思是挑战“寒冷”,为了拍摄好试飞视频,她带领着“新型多功能气动矢量喷管”团队的同学们凌晨4点起床到体育公园拍摄试飞视频,迎着11月的寒风,跟太阳抢时间,保证在太阳升起之前做出完美试飞。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10
第二层意思是挑战“体力”,在作品布展时,她带领团队学生全天10个小时没有坐下休息,甚至和学生一起钻到桌子底下两个小时,就是为了能让作品更完美地呈现在评委和社会各界人士面前。第三层意思是挑战“细节”,在本届大赛上我校学子以精湛的讲述和贴心的服务受到广泛好评,他们为比赛做了精心准备,提前关注到了下雨降温的天气情况,准备好了防滑垫和温暖的姜茶。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14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17

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刘斐文老师认为:挑战杯竞赛,挑战的不只是作品,更多是一种挑战精神。一种为了争分夺秒,布展中10个小时不上厕所不喝水的拼搏;一种为了精益求精,深夜十一点在街头到处找网吧,只是为了能上网修改作品视频,让作品更完美的呈现的追求。

机电学院团委书记王洋老师刚上任就遇上挑战杯。刚刚接过接力棒的他,在最短时间内熟悉项目内容,在最大范围内对项目做好服务支持,实现无缝对接。从备战时,与小伙伴们一起逐字逐句修改说明书一起奋战到凌晨,到雨天赛场外打着伞焦急等候小伙伴们胜利归来。挑战杯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挑战和荣誉,还有一份在百炼成刚磨砺中,结下的专属于青年人的真挚友谊。

在比赛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徐艳惠老师身怀六甲仍然坚持全程陪伴学生参加比赛。在作品布展时,她与同学们一起商讨,完善展区背景和布局;晚上回到宾馆继续指导学生预演操练,为“新型超微小型合成孔径雷达”团队负责人李威加油鼓劲;在封闭评审时有人劝她回宾馆休息,她却坚持守候在赛场外。当问到“是什么给了她坚持的动力”时,她说:“是因为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南航共青团精神和学生对她的信赖一直在支撑着她,让她有了勇往直前的力量。”当比赛成绩揭晓的那一刻,她很欣慰也很自豪,因为除了学生团队荣获特等奖外,她还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赢得了一个小名“特特”。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22

我校在 “ 挑战杯 ” 竞赛中能保持优异成绩,离不开参赛师生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一代代南航人的接力奋斗,离不开“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南航精神的引领,更离不开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全员育人、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
在本届比赛项目攻坚阶段,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主动请缨,找到经验丰富的校内专家打磨决赛作品;学生处处长侍旭不仅亲自关心和指导决赛项目,还在关键时刻将有过“挑战杯”指导经验的招办副主任丁琛作为特邀指导送到决赛团队中。在决赛出征前一周,校长助理熊克亲自挂帅,学校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相关学科专家教授共同为参赛项目“诊脉”和跟踪指导,使项目整体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26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29

11月15日终审决赛布展时,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带领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以及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到现场为项目做赛前指导并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教务处处长王成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江驹、学生处处长侍旭对同学们倾囊相授。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33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36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40 微信图片_20180312132543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直走在高校前列,“挑战杯”竞赛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这是学校科研院、教务处、校科协、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以及各学院协同育人、戮力圆梦的结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校团委将继续努力搭好平台、建好制度、当好桥梁:在创新方面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在创业方面以“创青春”竞赛为牵引,在创意方面以“微创意·微创新”赛事为载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构建“科学普及、创新实践、科研竞赛、学术报告、创意推动、创业拉动”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并从改革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着手,把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普惠式”;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和当好青年与学校各部门和校外企业之间桥梁的方式,将青年发展与学科发展对接起来,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在校园蔚然成风,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